网络空间安全专业是新时代主动应对数字中国战略、着力培养网络空间安全高层次人才而设立的战略新兴国家布控专业。网络空间安全专业是教育部针对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以及对网络空间安全人才特定需求而设置的专业,1994年设立计算机及应用本科专业,1996年获批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点,1999年调整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02年网络工程专业获批招生,2005年获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硕士点,2018年获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博士学位授予权。2020年获批陕西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同年,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25年网络空间安全专业获批本科专业及硕士点。本专业目前已经拥有4个一级学科博士授予点,1个博士后流动站。本专业已形成多层级学科体系。建有陕西省网络计算与安全技术重点实验室 1个,西安市重点实验室 1个,“四主体一联合”网络对抗与智能化校企联合研究中心1个,获省部级以上奖励4项。2023年成立了网络空间安全研究院。先后获批“轨道交通安全保障与智能化”、“网络信息内容与系统安全”、“图像处理与视觉计算”、“智能感知与可视计算创新团队”、“科学计算问题创新团队”五个省级创新团队。目前拥有特聘国家级人才4人(包含院士2人),省级人才7人,现有专职教师31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16人,中级职称15人,均具有博士学位。近年来,该专业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军委科技委国家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重点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装备预研等国家级项目13项,到款超过千万元;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9项,发表高水平论文33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00余项。研究成果被中电科集团三十六所、启明星辰等公司应用,研发出的相关产品先后在党的十九大、“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金砖国家峰会等重大活动中完成了网络安全保障任务。另外,该专业师资团队与中电长城、启明星辰等公司长期开展联合攻关,相关产品已支撑百度、腾讯等省内外各类平台,业务覆盖全国28个省,累计服务用户达6亿人次,产品和技术服务累计销售额突破1.4亿元,累计利润超2000万元。网络空间安全专业聚焦国家网络安全重大战略,立足党政部门、国防、航天、电力、金融、信息产业等领域发展需要和实际社会需求。本专业为加强网络空间安全领域人才培养、开展人才技能选拔、提升人才保障水平,通过高校、企业以及政府等多方协同合作,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建立网络安全人才联合培养机制,为网络强国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人才支撑。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健全人格,掌握网络空间安全的基础理论与知识,具有网络空间安全专业思想、工程意识与宽阔视野,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方法和技能,具有扎实的计算机和信息安全领域基础理论和应用知识,能够综合运用学科基础知识与工程技术解决安全相关系统设计、开发、实施、运维的基本工程问题,具备工程师所必需的创新与实践、沟通与表达、合作与交流等基本能力和素养,能够适应国民经济、网络安全与行业信息化建设需要的信息安全领域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网络空间安全专业采取大学本科学分制,学制四年,修业年限为3至6年。对所修专业期满并符合学校学位管理条例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具体目标:
(1)能够适应现代网络空间安全技术发展,融会贯通数理基本知识、工程基础知识和网络空间安全领域专业知识,能对网络安全规划设计、网络软件系统和网络安全系统等复杂工程项目提供系统性的解决方案。
(2)具有良好的工程师素养与职业发展潜力,能够在 IT 企业和其他各行各业的 IT 部门胜任网络工程规划设计与实施、网络应用系统开发、网络安全保障等技术工作。
(3)具备健康的身心和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具有良好的表达和交流能力,具备良好的国际视野,能够在团队中胜任自己的工作,担任技术骨干或组织协调工作。
(4)具有继续学习以适应业界需求,继续深造发展成为合格的网络工程师、系统架构师、信息安全工程师的能力。
主要课程
离散数学、信息安全原理与数学基础、网络空间安全导论、信息安全技术、大数据平台及其应用、人工智能导论、网络渗透测试技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电路与电子技术、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设计、算法分析与设计、计算方法、计算机组成原理、汇编与接口、数据库原理、操作系统、Linux基础与应用、计算机系统结构、软件工程导论、计算机网络、路由与交换技术、网络通信协议分析、网络编程技术、无线网络技术、软件定义网络技术等。
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可从事网络安全、网络、计算机、人工智能等方向的规划、设计、开发、测试、安全运维及管理等工作;可在网络安全、计算机、人工智能等领域上在国内外高等院校、科所继续深造,或在政府部门和企业单位从事网络安全、计算机、人工智能等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