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专业简介

  • 时间:2022-05-25 11:03:58
  •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人工智能专业于2019年由教育部批准建设,是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物联网等专业近30年发展的结晶,承载着人工智能领域数十年研究成果,依托着强大的科研团队和教师队伍,汇集了海内外杰出的人工智能专业人才。依托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于2002年成立。学院的一个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于1994年成立,2010年入选陕西省特色专业,2018年,在中国高校Scholar Ranking排名第42位,是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目前拥有两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一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两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认证。学院还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博士学位一级授予权和软件工程学科硕士学位一级授予权,以及计算机技术和软件工程两个专业学位授予权。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交叉学科领域技术革新等方面的专业研究与技术人才。使其掌握扎实的数学理论、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智能科学基础理论;具有良好的外语运用能力、丰富的专业实践能力;具有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跟踪人工智能学科前沿发展的能力;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具有开拓创新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满足国家在装备制造与水利水电等行业的智能化建设和发展需要,推进技术革新,引领社会发展。

本专业学生在毕业后可继续攻读人工智能相关学科方向的硕士或者博士学位,也可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业事业单位的人工智能或跨学科领域从事研究、教学、开发和管理工作。通过工作实践、继续教育等方式持续提高专业素养和自身素质,能够在毕业后5年左右具备担任人工智能领域科研骨干、技术骨干或管理人才的能力。具体达到下列目标:

① 领悟人工智能专业相关的数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并能在工作中践行;

② 掌握并能熟练运用人工智能专业的基础理论、系统科学知识、工程设计方法和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

③ 掌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具备独立地从事人工智能专业工作的基本能力和业务素质;

④ 具备人工智能科学研究创新能力、应用创新能力和交叉领域融合创新能力;

⑤ 具备在多学科背景下团队的合作意识及有效的表达、沟通和交流的能力,并在团队中发挥骨干作用,表现出良好的协作精神和职业态度;

⑥ 具备自主学习和拓展知识的能力,自觉遵守人工智能行业标准、工作规范和相关行业法规,了解本学科的前沿和发展趋势,并有为西部地区、国内和国际社会及民众服务的能力和意愿。

 

主修课程

本专业开设的核心课程主要有:离散数学、数据结构、算法分析与设计、泛函分析、计算方法、人工智能导论、机器学习基础、脑认知科学基础、数字图像处理、最优化理论与方法、模式识别、自然语言理解、计算智能、计算机图形学、智能感知与定位技术、数据库原理、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脑机接口技术、并行计算技术等。

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在毕业后可继续攻读人工智能和计算机相关学科方向的硕士或者博士学位,也可在人工智能类企业、国家机关以及各个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的信息技术部门、教育部门、科研院所、国内外高等院校等单位的人工智能领域、计算机领域或跨学科领域从事与人工智能相关的研究、设计、开发、教学、智能系统维护和管理等工作。

面向人工智能国家战略,本专业学生可服务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主战场,投入到国民经济发展中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数据挖掘、智能工厂、智能交通、机器人工程、智慧水务、智能建造、智能网络、网络安全、物联网等多个新兴领域。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未来5年内能够通过工作实践、继续教育等方式持续提高专业素养和自身素质,具备担任人工智能领域科研骨干、技术骨干或管理人才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