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类专业简介

  • 时间:2025-04-28 10:07:27
  • 来源:

为了适应信息技术变革浪潮和数字经济发展的趋势,工商管理类专业立足陕西、服务全国,致力于培养复合型、创新型的高级管理人才,让学生们具备数字化思维和实践能力,在数字化经济时代中占据优势地位。工商管理类专业第1-3学期按照工商管理类统一培养,4-8学期分专业方向培养,目前,已经形成以工商管理(数字化运营管理)为核心,市场营销(数字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为两翼,以工商管理国家评估B-学科为支撑的本科专业集群,为学生提供个性化专业选择方案,实现本硕博贯通培养,满足人才培养的多样性与高阶性。其中工商管理专业(数字化运营管理)2010年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2013年获批陕西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017年获批“陕西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项目,2019年入选首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工商管理(数字化运营管理)专业旨在培养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拥有夯实管理学、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商业数据分析和应用能力,能够结合理论和数据工具来分析企业经营和决策,具备社会责任感、创新开拓思维、数字化思维、实践能力和持续学习能力的未来商业领袖。

市场营销(数字营销)专业秉承“立足中国西部,融贯全球视野,扎根本土营销”的专业建设理念,紧随数字化技术前沿,致力智能制造场景延伸,旨在培养应用型、专业型与国际化相结合,具有数字化思维、扎实理论、卓越技能的复合型创新营销管理人才。

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顺应数字时代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培养需求,促进人力资源管理学科和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相融合,注重数据分析和数字化思维的运用,旨在培养具备数字化技术应用能力、人文素养、道德情操、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

工商管理类专业不断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形成了模块化的专业必修课程体系,主要专业核心课程包括:

专业基础模块(总学分占比25%):管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公司治理、战略管理、运营管理、组织行为学、经济法、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工智能概论等;

数据分析与管理模块(总学分占比15%):应用统计学、运筹学、管理信息系统、市场调查与分析、Python语言程序设计、R语言基础、大数据原理与应用、数据管理与决策技术等;

数字化运营管理模块(30%):质量管理与可靠性、物流管理、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管理沟通与领导力开发、商业模式创新、跨国经营管理(双语)、企业管理模拟仿真、项目管理、互联网企业运营等;

数字营销模块(30%):大数据营销、国际营销(英语)、商务谈判、广告学、渠道管理、营销企划实务、网络营销、品牌管理、社会媒体营销、客户关系管理、商业模式创新等;

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块(30%):心理学、招聘管理、绩效管理、薪酬管理、人员测评技术、培训与开发、工作分析、管理沟通与领导力开发、劳动关系与劳动争议管理、社会保障管理、企业文化管理等。

将学科竞赛与培养方案相衔接,我们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科竞赛平台、专业化的实习实践平台和多元化的就业平台,满足学生差异化的职业生涯规划。鼓励学生参加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全国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与对抗技术竞赛等学科竞赛,学生参赛除了获得相应的创新学分外,其实践创新能力还得到训练和提升。

近些年来,工商管理类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好评,根据第三方市场调查机构麦可思所做调查,本大类专业毕业生毕业5年用人单位满意度达到92%,毕业生毕业5年就业满意度超过90%。后疫情时代,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工商管理大类不断开拓就业市场,两年来,市场营销方向就业率超过95%;运营管理方向、人力资源方向就业率超过90%,专业总体就业率为93.5%,位列陕西省高校该专业就业率前茅。毕业生主要就业去向单位包括陕汽控股、深信服、铂力特、华为、荣耀、海信集团、美的集团、美团、拼多多等全球知名企业。

主要就业方向:一是以现代工商企业为主的各类内外资公司和创新创业型企业,主要从事战略与运营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劳动关系管理、绩效与薪酬管理、大数据营销与产品管理、渠道与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二是国家和省市各级经济与政府管理部门,从事行政与人事管理、数据统计与分析、行业规划与管理、项目与园区管理等工作;三是在国内院校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或到国外高校深造学习,未来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教师工作或担任企业高级管理人员。